• 首 页
  • 概况
    • 本馆介绍
    • 机构设置
    • 使命和愿景
    • 馆藏分布
    • 馆舍风貌
    • 联系我们
  • 资讯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公益活动
    • 贵图讲座
    • 贵图展览
    • 走进德江
    • 网上展览
    • 网上讲座
    • 阅读推广
    • 政务信息
  • 党建
  • 服务
    • 开馆时间
    • 办证指南
    • 文献赔偿办法
    • 读者须知
    • 服务报告
    • 信息公开
    • 文献捐赠
    • 交通指南
    • 馆长信箱
    • 读者留言
    • 馆外流动
  • 学会
  • 专题
    • 古籍保护
    • 少儿园地
    • 特色馆藏
    • 地方文献
联系我们

开馆时间

交通

【大地书行·活动回顾】漫步历史街巷,留言卡里邂逅“另一个我” ——“贵阳市护国路和中山东路的citywalk”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浏览量: 累计24人次

9月27日,一个秋意渐浓的周六上午,贵阳护国路南门口肠旺面店前聚集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二十余位历史文化爱好者在此签到集合,一场名为“贵阳市护国路和中山东路的citywalk”的城市漫步活动即将开启。他们手中的不是普通地图,而是一张张充满悬念的趣味卡牌;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走过这些老街,更是要“阅读”这座城市百年沉淀的记忆。

一、用脚步丈量:从护国路到中山东路的时空穿梭

活动首站,参与的读者们一同聆听了“护国路”这一名称的历史由来,参与者们聆听了风云激荡的护国运动历史,感知到路名背后沉甸甸的家国理想。随后,队伍行至王伯群故居,在这座融合中西的建筑前,馆员动情讲述了抗战时期大夏大学西迁贵阳、保存教育火种的艰辛历程。本期活动的主讲人孙楚云在讲解中还适时地向读者推荐了贵州省图书馆收藏的数字资源《大夏大学校庆特刊》以及《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中收录的《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大夏大学内迁贵阳》《抗战中的大夏大学》等篇目,鼓励大家在city walk之外,通过馆藏资源深入阅读了解这段历史,将现场的感动延伸为系统的认知。这一贴心引导,也让读者对贵州省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图片1...省图文献资料拼接图.jpg

(贵州省图书馆馆藏资料)

行程后半段转入中山东路。当“头浪坎”、“二浪坎”、“三浪坎”这些老地名被一一解读,清代学子借地名寓意激励自己“鲤鱼跃龙门”的励志往事,为熟悉的街道注入了鲜活的历史情感。有读者感叹:“每天路过,今天才真正读懂了这条路。”

二、卡牌激活历史:从“对号入座”到“穿越时空”

活动中段设置的趣味卡牌游戏,巧妙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首个游戏"对号入座"考验着听众的专注力与理解力——馆员在每段讲解后出示时间与人物卡,参与者需迅速将手中对应的事件卡进行匹配,答对者赢得抽奖券,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在有趣的游戏中加深了历史知识的记忆。

紧接着,第二个游戏“穿越历史的平行时空”为这些刚刚沉淀的历史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创意舞台。在听完三个历史故事后,每位读者随机抽取一张写有特定时空的背景卡,并化身“历史编剧”,在留言卡上畅想自己身处其间的故事。这些充满个性的留言成为了本次活动最珍贵的记录。

图片2 留言卡照片拼接图.jpg

(读者留言卡)

“在文昌阁内望月抒怀,大梦一场穿越到2025年贵阳……”(@清歌)、"在青砖灰瓦的清朝文昌阁里漫步"(@许女士)的浪漫遥想,与“在清朝的一浪坎,我在买油炸粑粑吃”(@杨先生)的市井烟火气相映成趣。多位读者不约而同地“回到”科举时代,“走在清朝的三浪坎我肯定是在赶考的路上。心中默念‘高’中。”(@文女士)、“在中山路赶考”(@李女士)的留言,生动呼应了“烧尾快凌云,高拥禹门三叠浪”的古老寓意。

民国背景的想象则更具家国情怀。有人希望在禹门路"找一家面馆,边吃面边喝茶,边听读书人们高谈阔论,接受思想熏陶"(@阿列夫舍);有人慷慨激昂地写道"我穿越到民国,作为进步学生代表在双槐树下参加护国运动的集会";有人立志“在民国,护国路上反对帝制护我中华”(@CC),还有人对王伯群等先辈表达了崇高敬意:“如我在当时……会努力求学,为贵州省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致敬王伯群等先辈!”这些留言展现了参与者对历史精神的深刻共鸣。

三、从街头到心头:历史在参与中真正“活”起来

“这种边走边听、还能亲自‘参与’历史的方式,让知识变得特别生动!”一位参与者分享道。活动最终在欢声笑语的抽奖环节与集体合影中圆满落幕。

图片3.文昌阁合照.jpg

(贵阳文昌阁前合影)

一张张小小的留言卡,不仅是游戏成果,更是一次次与历史的创意对话。它证明,当沉睡的文献走出书房,当古老的故事被赋予互动与体验,历史才能真正从街头,走进每个人的心头。这次漫步,不仅丈量了贵阳的老街古巷,更点燃了公众对城市历史的持续好奇与热爱。

撰稿:孙楚云

排版:杨彰淦

一审:黄 

二审:彭 

三审:黄 


微博

code-weibo.png

官方微博


微信

weiin.png

微信公众号

抖音

code-tiktok.png

为书而生 为你而来

参考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1
在线咨询2
掌上贵图

code-gtapp.png

掌上贵图

网上借阅

code-borrow.png

网上借阅

盲人数字

code-blind.png

盲人数字图书馆